很多时候,我只是假装自己很难过。

微信图片_20170906211802.gif

 
来源:概率论
这两天的室友群里,大家在讨论国庆的集体旅行计划。

问到十七时,她一句话回绝了过去:

“之前说好要陪男朋友,去不了啦。”

群里瞬间狂呼虐狗。

我挑了个“抱头痛哭”的表情放到群里,顺便截图发了条朋友圈:

“这日子没法过了!吃了二十多年狗粮,何时才是个头......”

几分钟后,收到了一堆赞和评论。

但仔细想想......

好像我也没那么难过。

有很多这样的时刻:

半夜里睡不着,发一首很悲的歌到微博,附上段戳心的歌词。

独自观影后,发张电影票根的照片到朋友圈,附上句评论“为什么要找虐一个人去”。

看上去很丧。

可实际上,也没有表现得那么严重。

有时只是为了发泄空虚无聊的情绪,在表达时,不自觉地放大或夸张地表演了出来。

翻了下朋友圈,发现——

写着“下班来健身房突然被告知老板跑路了,刚办了一个月的卡,站在门前一脸懵逼……”的朋友圈,有48个赞和56条评论。

而另一条“又想喝奶茶了”的朋友圈,仅寥寥几个赞,2条评论。

好像很多时候,正常的行为很难引起他人的共鸣,而难过、激动之类的特殊情绪,更容易得到关注和反馈。

我们也不自觉地开始喜欢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去获取关注和理解。

慢慢地,连自己都忘了:

我到底是不是这样想的?
 
微信图片_20170906211811.gif


生活里有太多场合,需要我们把没那么有感触的情绪夸大化,然后表现出来。

有人发了么么哒,得回复一个比心心。

有人痛哭求安慰,得拍着背说别难过。

周围人因某件糗事而大笑,得干笑两声以显合群。

而更让人沮丧的是,这种“装XX”充斥在各种人和人的关系里。

不只是和不那么熟的人需要这样,和关系亲密的人也同样如此。

朋友失恋,咒骂男友又渣又挫,这时得一起气愤地喷渣男、骂绿茶。

同学聚会,有人吐槽领导奇葩,这时得点头感叹领导都是傻X。

男友熬夜看球,兴致勃勃地跟你讲世界杯,最好得表现出很感兴趣想要听他多讲一些的样子。

确实,类似的情绪表达可以让我们收获别人的好感。

但一直这样,就太累了。

没有人能完全体会另一个人的感受,最多也只能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尽量捕获一丝相同的情绪。

“感同身受”这个词的前面,其实永远都加了一个隐形的“尽量”。
 
微信图片_20170906211815.gif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上班都是坐着,还会感觉疲惫不堪?

有个高票答案是这样的:

不管任何工作,只要涉及人际互动,员工都可能需要进行情绪劳动。

最操蛋的是,你不光要“假装开心“,有时还要“假装不开心”,老板家的猫丢了,你明明很讨厌宠物,也要努力付出“如丧考妣的情绪劳动”。

发现了吗?

其实有时让人心累的,并不是“做事”,而是“做人”。

我们要面对各类形形色色的人,然后根据他们的情况做出各类“情绪上的回应”。

但一个人哪能有这么充沛的情感拿来用呢?

于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些“套路”形式的东西。

我们麻木地发“哈哈哈”,麻木地说“么么哒”,麻木地去“抱一抱”。

习惯了这种表达,就像飞速行驶的列车,很难立刻停下来。

停下来会儿,就会被人说:

“哎,你今天怎么了?好奇怪。”
 
微信图片_20170906211820.gif


一个问题是:

作为朋友,真的就应该无条件地迎合对方的情绪吗?

很多人会担心,如果不去迎合朋友的情绪,会让对方产生距离,把他推远。

但事实上,无论是在影视剧,还是在生活中,很多交往多年的老友,都是“互怼”出来的。

《破产姐妹》里,Caroline在破产后,因为经济拮据被迫和Max一起逛打折市场,逛着逛着,想到自己现在只能买这些打折的鞋子,忍不住哭了出来。

哭着哭着,Caroline发现Max没有上前安慰,忍不住质问:
 
“听到别人哭,你得有点反应啊!”

 
微信图片_20170906211823.jpg


Max一脸淡定地回应:
 
“我有啊,我翻了个白眼。” 
 
微信图片_20170906211827.jpg


然后补上了一句很经典的话:
 
“终有一天,你会学会泪往心里流。”

 
微信图片_20170906211830.jpg


看上去,Max这样说似乎有点毒舌和不近人情。

但事实上,却成功地把Caroline从悲伤里拖出来,打断了她毫无用处的自怨自艾。

破产是很可怕。

但没有人有义务去承担其他人的负面情绪,每个人都得学会去看清现实,然后改变。

朋友应该做的,不是和他一起丧,而是用尽全力把他从那滩泥潭里拉起来。

所以呐,如果有一天,我痛哭着跑来找你诉苦。

其实没必要和我说什么安慰的话。

不如把我痛骂一顿,然后说:

“多大点破事儿,给老子站起来。”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