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人设崩塌? 应该见怪不怪了?

说来也是有趣,本来我是不知道PG是谁的,结果因为粉过李小璐然后这次知道了这样一个人。可以说又一个明星人设崩塌了。不过仔细想想前些年,心态一下子淡然了。也应该见怪不怪了吧。从文章姚笛到宝强。很莫名就被舆情裹挟。然后觉得不去了解,就脱离时代。去了解又觉得食而无味,事情就是那个样子,也没点新意。
 
图片1.png

 
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关注过北美吐槽君,还有一些类似的公众号。我这里没有任何diss的意思,只是也请大家想一想,娱乐圈的那些事,真的就是那么遥不可及么?你所觉得狗血的甚至不惜提枪上阵的那些事情,其实无时无刻不在身边发生着。
 
图片2.png

明星既然作为公众人物,理应为其行为负责,并且注意导向问题。新华网的那一句说得好,不想千古流芳,也别遗臭万年。低俗当不了个性,恶名换不来资本。
 
这里我引用一下关于这次新闻事件的一些分析数据
图片3.png

图片4.png

图片5.png

网络时代的好处就是可以去量化一个事件的影响力。李小璐这次的事情大家的关注度还不如旧iPhone降速的关注度高。毕竟也就只是一个娱乐新闻八卦而已。

人有七情六欲。 很遗憾你的偶像没有活成你所想的样子。不过你也只能很遗憾。毕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好好活好自己就够了。 偶像很开心,那也很好啊。做粉丝的这样也就足矣了。唇枪舌剑也敌不过工作室的声明。与其发散脑洞想法子来满足自己的幻想不如正视现实。

说到底,偶像不过是理想生活的投影。能有偶像,能有对自己想要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都是很好的事情。

 
图片6.png

Rosenberg 的自尊度量表。一般自尊感越高的人对于偶像的迷恋度越低。因为这些人更接近自己所想要达到的目标。
图片7.png

 
当然,低自尊度的,更容易对明星产生迷恋的感情。因为他们所追的明星或者扮演的艺术角色,就如同前文所讲,能更接近他们对于理想生活的定义。

人的社会性也没本文这样寥寥几句那么简单。许多高中生写议论文都喜欢引用《乌合之众》的那些,什么‘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拿分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图片8.png

这里我也不嫌弃再从众的用一用。虽然这本书很多方面有失偏颇不过到也很有趣。有些话隔了几百年仍然适用。

信息时代,确实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能用很粗暴的方式把群体割裂开,不是一个圈子的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任何关系。也可能因为一句话然后唇枪舌剑。

带节奏,反带节奏,买热点,删文,看戏不嫌事大,事关自己偶像就跳出来,事不关己就高高挂起。 

因为家庭环境我也算是见证了新旧媒体时代的变更。发言门槛的降低,以及爆炸性的信息量,让网上充斥着一股浮躁的气息。要像鲁迅那时,可是投稿报纸来唇枪舌剑,以理服人的。现在的新闻评论区还有微博,我就用四个字吧,不堪入目。 刷屏带节奏,嗓门大就是有理。

呵呵。

 
图片9.png

 
总而言之,继续观望。从传播趋势看势必还有几次信息量很大的曝光。(带节奏都有规律可循,丢人。)小伙伴们稍安勿躁继续看戏吧。
 
f067f9b15ec207a9396509da0f0eebe6.jpg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