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姐范铭——柴静的左膀右臂

柴静的《穹顶之下》继续在朋友圈发酵,目前这部“超级纪录片”的播放量已达2亿。有评论说:柴静的这个片子和她以往的作品一样,最厉害的是范铭。范铭之于柴静,无疑是重要的。范铭是何方神圣?下面是一篇来自范铭南京大学师妹的独家报道。
640.png

领英用户(LinkedIn Member)范铭(Ming Cissie Fan),中央电视台编导、《看见》 节目主编。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范铭的领英资料。

1998年9月,南京大学浦口校区。范铭考入了南京大学中文系,成为了“浦口六期”的一员。而我,也有幸成为了她的学妹。

校园中的范铭无疑算是一个“三好学生”,或者说,风云人物。她大二的时候在广东卫视全国首个真人秀节目《生存大挑战》做策划和撰稿,大四暑假则去了刚创办不久的《华夏时报》实习,作为一个实习记者,她的三个调查报道都上了头版——这是对一个学生极大的肯定和鼓舞,也被老师们念叨了好多年。

如今的她已列席最优秀的媒体人之一,她和柴静合作的《穹顶之下》播放量已经突破2亿,她的调查广为人知,她的报道推动社会进步。然而在十几年前,大四的她很多时候却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毕业前夕,范铭一直作为学生组的总导演在忙南大和《梦想剧场》合作的一场百年校庆晚会,即没投简历,也没找工作。

毕业季,来自天南地北的同学们再次奔向五湖四海。分离的时刻,走向新世界的时刻,有时候,也是迷茫的时刻。

《新闻调查》:从一张白纸开始
101584_1051_1300762194067.jpg

有时候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却为你打开了一扇窗。

机缘巧合,这样一个解释,对于范铭来说或许异常贴切。2002年,范铭之前的一个同事跳槽到了央视《新闻调查》,告诉她这里可能会招人,于是她便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去应聘了。

误打误撞地进了组,她才发现,那里的编导平均年龄36岁;而她,应届毕业生,22岁,一头长卷发,一副大耳环,嬉皮笑脸、嘴甜、爱热闹。

于是从一张白纸开始,她在摸爬滚打中开始学习基本功。

《新闻调查》要求编导功底扎实、全面大气、熟悉恢弘叙事。很幸运的是,年轻的范铭也碰上了近年来环境最宽松的时候,也因此佳作频出。包括《双城的创伤》——少年连续服毒自杀调查、《命运的琴弦》——中国音乐学院招生黑幕调查等作品,至今都是我校新闻采访学课程的标准教材。

在2003年的年末总结里,范铭写道,“这一年我胖了1斤,被人完整地偷了2次,丢了3个手机,去了4个以前没有去过的省份,学会了5种崭新的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生活方式:游泳、泡功夫茶、滑雪、逼亲朋好友看自己的节目播出,以及片子被毙以后去唱卡拉OK。”

用柴静的话说,“她纯洁,心里没有‘我’字,一滴透明的心,只对事坚持。”

眼底有湖水,心口有火山

在央视,范铭担任编导的节目包括《新闻调查》、《面对面》和《看见》。当然,也包括她的最新作品《穹顶之下》。

做调查性新闻,自然会有很多斗智斗勇的时刻。比如在《深圳外贸诈骗揭秘》里遭遇***,然后与他们周旋;《无罪的代价》里为了采访死不露面的市长,她和柴静几个人坐在市长台阶上挨个询问邻居,逼得市长秘书分分钟约好了采访。《故事的背后》通过污染企业厂长前后矛盾的叙述,让观众自己判断他是否自欺欺人。

也是在央视,更大的平台,有更多的权利。范铭一直记着一句前辈的话:“我们个人的努力因为这个特殊的平台被放大了,但当你得到赞美时,别把自己当人;当你想到你在这个平台的所作所为能被亿万人看到时,别把自己不当人。”

换句话说,眼底有湖水,心口有火山。

2007年8月11日,范铭与著名战地记者、《纽约时报》研究员安替(赵静)在南京结婚。随后,她跟随丈夫去往美国,成为哈佛大学尼曼学者(该项目可供夫妇二人同时进修)。

回国之后,她重新回归了央视。

如果没有柴静?

范铭和柴静合作的第一个片子是《双城的创伤》,也是她的编导处女作。当时也只有柴静,这个新来的出镜记者,愿意跟新来的范铭一起接这个神叨又不靠谱的题。
0.jpg

据说,当时的柴静剑气凌厉,一招封喉,人称“铁血女战士”。“每次在前期电话联系时,我在电话里报出柴静的名字,感觉电话那头的有关部门传来隐隐的‘战栗’,我都自认为‘很有效果’。”范铭说。

柴静和范铭两个人其实是互补的。前者比较感性,更容易凭直觉做判断;而柴静骨子里更理性,更容易看穿复杂的利益关系和人性中的恶。一个好的记者需要够锐,够狠。一个好的编导需要适当地减和收。而这两个人平衡一下,正好达到了一种默契。

范铭说,“如果我的搭档不是柴静,我或许回去做一些跟电影和纪录片有关的工作。但是,她对我的选择和个性影像至深,我的本性其实听懒散和随波逐流的,她更像一个挥鞭者……她是一个让我这么多年,没有感到厌倦,也没有停下来的原因。”

来源:Linkedin中国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