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点赞!单身其实是一种值得尊重的选择

女性单身原因有很多:太挑剔、男性无法达到标准、男性更喜欢胸大无脑的妹子、不愿意妥协,也许是以上所有原因。

14591397304070400_a580x330.jpg

 
作者Christina Patterson是美国资深媒体人,近日针对婚姻话题撰写文章,或许能为我们思考中国社会的“剩男剩女”现象带来启发。

第一遍读《杜兰克山庄》(Hotel Du Lac)时,我以为它描绘的是痛苦的生活:懒散的中年女性独身一人去湖边度假,即将面临没有爱情的未来。我想,为什么她不直接上吊自杀算了呢?《杜兰克山庄》的作者安妮塔·布鲁克纳(Anita Brookner)于今年3月10日逝世,她曾就这本布克奖获奖作品接受过采访,似乎证实了我的想法。“我觉得”,她说,“我可以去申请吉尼斯纪录,因为我是世界上最孤独、最痛苦的女人。”

我当时20岁,正在读英语文学的本科。我刚刚经历了一次心碎,我的化学系男友选择去澳大利亚攻读博士学位。每个人都告诉我,以后还会碰到更好的“大鱼”。如果有的话,我没有见到过他们,也有可能是他们没看到过我。我独身一人去过好多次婚礼,抱过好多新生儿。说实话,因为单身,我流过很多眼泪。

我比《杜兰克山庄》的女主角Edith年纪稍大一些。当时,我母亲送给我一张贺卡,封面上写着:“想找到真命天子吗?”贺卡内写着答案:“读小说吧!”我们都被这个笑话逗笑了,但我能感觉到笑声中虚伪的意味。我妈妈经常告诉我,在她的朋友圈子里,只有她一个人没有孙子孙女。虽然她没有直说,但语气中传递的信息非常明显:我辜负了她的期望。

如果单身等于失败的话,那我有着不少同类。现在,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女性是单身,有五分之一的女性没有孩子,在获得学位的女性中,有超过三分之一都没有小孩。原因有很多:我们太挑剔、男性无法达到我们的标准、男性更喜欢胸大无脑的妹子、我们不愿意妥协,也许是以上所有原因。但就我们所知,我们的文化更倾向于忽略我们的存在。

当然,文学中确实有不少单身女性的形象:要么是小角色,要么性情古怪、要么是爱穿粗花呢衣服的警察形象,大多数是等待着被挑选拯救的漂亮女性;剩下的形象,要么是没有被选中的女性,要么是被抛弃了。《远大前程》中的郝维辛小姐和《艾玛》中的贝茨小姐这样的角色,她们的生活默默无闻,即使是被人提及,也少不了“可怜”、“可悲”这样的修饰语。

当《BJ单身日记》系列出现在书架和大荧幕上时,许多年轻活泼、相貌平平的女性终于出了一口气,终于看到了与她们类似的荧幕形象。当别人在你童年时期的床上大聊特聊圣诞计划时,你终于不用独自猛灌夏顿埃酒了。此外,我们这样的人有了一个新名字——“单身狗”(singleton),听上去也去没有“单身汉”(bachelor)那么自由自在,但总归好过“剩女”这样的词。

接下来《欲望都市》出现了,在这部剧的世界里充满了糟糕的约会、干曼哈顿鸡尾酒、极为昂贵的高跟鞋。就算我们无法过上那样的生活方式,但我们大多数都经历过糟糕的约会。当然,在剧集结尾,除了萨曼莎,其余人都找到了另一半。只有萨曼莎在稳定的感情和疲累的性生活中,选择了后者。

性是《欲望都市》的主题,那些漂亮花哨的女性对豪宅和奢侈生活抱有极大的期望,希望有很多的钱和很多的性生活,浮华而又享受。但这不是大部分女性的生活现状。

安妮塔·布鲁克纳小说中的女性与《欲望都市》中完全是两个极端,她们礼貌、自律、内向。她们不是极度独立,也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但她们工作努力又认真。和安妮塔·布鲁克纳一样,这些角色对世界有着非常清楚的认知,她们愿意相信温顺是最重要的特质,相信她们会遇到像《简爱》中罗切斯特先生那样帅气的男生,但她们也知道,赢家通常都是那些大胆出众的女生。

这周,我重读了《杜兰克山庄》。30年过去了,我的阅读体验与初读时完全不同。书中的Edith是一个爱情小说作者,她在39岁逃离了自己的婚礼,她原以为那个乏味男人有可能成为她的最后机会。出于羞耻,她独自来到杜兰克山庄度假,却在这里碰到了另一个向她求婚的乏味男人,他觉得能提供她所需要的社会地位,他不爱她,她也不爱他。

“我不需要、也不渴望奢侈的激情,”她说,她需要的东西要实际得多,“我需要的只是平凡的简单。天气好的时候牵着手散步,或是玩一局扑克。”她觉得自己不能和不爱的人做这些事,所以她拒绝了。

安妮塔·布鲁克纳小说中的女主角之所以是单身,并不是因为她们太懒散,而是因为她们太诚实。她们知道生活中充满妥协,却又不愿意屈服于此。就算她们无法达到哲学家梭罗所说的那种“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她们也为了自己的决定,以平静的勇气继续着各自的生活。

人们现在很少提及“平静的勇气”,他们不认为活出自己的生活还需要勇气。政客们喜欢塑造“努力工作的家庭”的形象,那么单身女性的形象是什么样的呢?懒惰?软弱?还是根本不值得一提?

安妮塔·布鲁克纳的讣告中写得很清楚,她“从未结婚”但“工作努力”。她是一位出色的历史学家,也是剑桥大学首位女性史莱德讲席教授。从53岁起,她写过24部灿烂而又现实的小说,为那些谦虚的、脚踏实地的、安静的女性发声、她还写过一部名为《看着我》(Look at Me)的小说,但她一生又致力于不让别人看到她。

当她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孤独、最痛苦的女人时,她当然是在讽刺,她说自己这一生过得很满足。她本可以子孙满堂,却选择了写作这条路。她对生活的了解是我在20岁时无法明白的:有很多很多种生活方式可以选择。她获得过布克奖,这位聪明平静的女性,凭借一本用浓重的笔墨描绘平静而非喧嚣的作品,赢得了布克奖的殊荣。
 
 
来源:界面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