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考虑海归的年轻人

我是一个普通留学生,在美国从本科一路到博士,已经海归。看了海归论坛最近的帖子,有感而发,说几点我个人的想法。

1.关于年轻人选择海归的判断原则。

很多海归的人还是年轻的单身,拿不到人才头衔也没有含赵量。他们有选择留在美国的机会又拿到了国内的offer,按照论坛的说法,这种人算是半裸归吧。这种人既然不愿意在美国搬砖,应该潜意识里相信自己是潜力股。之前我看了数十个帖子,里面都是讲衣食住行的生活琐事,环境人文,家庭社会,甚至是房价经济,但这些都只能帮助已经有稳定的需求的人。对潜力股的年轻人来说,这些远远不是重要的问题,因为他们的经济能力和社会需求都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对于这些人,我认为选择的重点完全不应该是回国以后暂时的待遇差别,而应该是未来五年的发展可能性。一般情况下,你的个人价值如果越来越高,那么你的选择机会只会比现在更多更好,以后愿意海归海鸥还是归海都更取决于你而不是取决于你的竞争者。

如果通过海归的选择,你五年以后能展现的个人价值更高,那么恭喜你,你做对了选择。相反,如果你五年之后更加平庸,那么你也失去了未来无限多的可能性。至于你目前回国多赚了几万还是多买了几平方米,这是那些已经考虑退休不再进取的年龄段才应该在乎的事情。

那么海归对自己的价值有提高吗?大的环境是国家城市和行业现状,小的环境是机构雇主和个人社交圈。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选择最适合发挥自己所长的平台:看哪个平台更欣赏和需要自己的能力,哪个平台的资源更满足自己提高和扩展的需求,哪个平台更能提供合作的环境和更好的机遇。显然, 答案是因人因事而异的。

2.关于年轻人海归的生活水准。

以上谈了选择方向的原则,现在谈选项本身的优劣。论坛诸位前辈都已经讲了很清楚,国内和美国的打拼不是一种同一种玩法,生活也不是一种模式。这个话题太发散,所以这里只谈谈待遇比较和生活态度的问题。大牛海归是套现自己的以往的付出和平台的资源。小萝卜头海归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对于这上下两极,海归不是一个纠结的选择,因为他们没有太多不确定性。而对于不上不下的人来说,不确定性很大,选择当然也就更纠结。所以这里只针对潜力股的年轻人来讨论。

国内最发达的城市帝都魔都对潜力股的海归待遇一般是美国类似职位的30%-70%。 按一半来算的话,我觉得待遇上中美是没有明显差别的。比如在纽约投行22万美元年薪,税后大概是12万,折合人民币七万每月。这样的求职者去上海一般至少有5万人民币月薪,税后大概是三万五。从绝对收入看是少了不少,但如果是过日子,生活品质不一定更低,因为相对美国,国内人工便宜,交通便宜,食宿便宜(房产是金融投资,在此不提)。

当然,如果要求在中国过上美国标准的生活,比如高档的社区,自由的空间,灵活的时间,可能需要的待遇不是美国的一半,而是美国的两倍。原因很简单:在美国习以为常的普通生活,在中国可能是奢侈品。比如高尔夫,跳伞,滑雪,又比如豪宅豪车之类。

但这样的对比是没有意义的。首先,中国某些普通生活在美国也是奢侈品,比如外卖送各种早餐点心,步行两分钟就是24小时便利店,关心亲戚朋友和被关心。其次,有些需求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好比你不能既要求城市的繁华时尚,又要求乡村的安宁祥和。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只能平衡和取舍,不能贪得无厌。比较中美生活的优劣也是如此。

对于单身,不归的生活一般更健康更寂寞,海归的生活一般更精彩更烦琐。如果厌倦了美国,那么为什么不海归体验一下中国的发展呢?如果厌倦了中国,那就要自觉抵御住国内的诱惑。无论在哪,心安处即是家园。

既然海归与否,生活上只是偏好的差别,中端待遇(35-70万人民币对应10-20万美元)

下的生活品质又没有明显高下之分,那年轻人海归还应该考虑什么因素呢?这个因素依然是不确定性。美国的待遇是透明的,信息比较直接。中国的待遇是半透明的,很多事情可以做不可以说。阳光的可能性:除了正常的待遇,还有很多额外的福利。在当前的帝都和魔都,很多中产的实际收入都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薪水。对于他们,薪水就是零花钱的代名词。而在美国,中产的实际收入除了薪水就只有投资回报了,期望值略等于薪水本身。阴暗的可能性:国内合同不透明,职位不稳固,某些约定的待遇可能有潜在的限制,没有限制又可能不能完全到位,到位了又可能不能保持。为了得到待遇,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可能超过预先的想象。有阴有阳,这些应该预见到的不确定性。

3.关于海归的不健康心态其实我说来说去一直在说心态。每个人都有执念的时候,也可能被虚荣和诱惑而迷失自己的方向。通过海外学习和生活,我们获得了更宽广的视野,从而能更敏锐的看到自己,更客观的看到世界。但是有些人,见识的越多,偏见反而越多,视野更狭窄,更不能容忍其它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真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不健康的心态归根结底是损害了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我从个人经历和网上的读帖归纳以下两点应该避免的不良心态:一,优越感。有的海归觉得自己比土鳖高人一等。优越感来自于差异性以及差异性导致的自卑。海归对土鳖有优越感,然而土豪对海归也有优越感。海不归对海归有优越感,然而海归对海不归也有优越感。比来比去,无非以我之长,比你之短,来获得精神上的胜利,安慰自己其它地方不如意的境遇罢了。而炫耀性人格就是害怕信息不确定性稀释了自己拥有优越感的基础,所以强迫自己强调甚至吹嘘待遇,资历,权力,社交圈,以免和其它人被归进了同一类。这种心态会直接导致海归不能融入本土,也无法和海不归产生认同感。许多网上无谓的口水战也都源于此。事实上,本土的人最警惕的就是海归的优越感。炫耀的人往往无法有效的展示自己的优势得到尊敬和优待,反而因为炫耀而被贴上标签而被孤立排挤。

解决方法:低调融入。无论在美国还是回到中国,与其标新立异,不如努力求同。然而求同不代表同流合污,而是保持自己又不刺伤别人。大家都知道你有不同的背景和理念,却觉得你不像某些海归一样令人生厌敬而远之,这才是高情商的体现。

二,颓废与焦虑。有的海归觉得自己是失败者,或者担心身边的人有这样的成见,是“在国外混不下去的卢瑟。“ 对于在乎别人看法的人,一旦进入到失败者的角色,雄心壮志也就烟消云散了。国内的生活压力慢慢消磨了海归当年出海的锐志,社会的染缸慢慢改变了海归曾经坚持的底线。有的海归会陷入无穷的焦虑。国内的房价,地沟油,骗子,雾霾,腐败,部分人的粗蛮,任何一个问题都似乎在讥诮他当年回国的愚蠢。然而过分的焦虑并不能帮助到他,只会促使他颓废和迷失。而中国社会的强大价值观良莠并存,更有让海归回炉重造的压力。当海归选择与社会妥协,以往在海外的人生塑造不过是幻梦一场,他们甚至加入本土一起嘲笑其它的海归。但我想提醒的是:就算你们外表被熏回了出国前的样子,其实你们已经回不去从前了。因为别人永远会给你贴上海归的标签,无论他们是高看还是低看,你与他们不会被等同的看待。如果你浑浑噩噩碌碌无为的生活,只会加深敌视你的人对你的先入之见,也会辜负爱护你的人对你的期望。

解决方案:不忘初心。选择海归并不是一定要出人头地,而是要有勇气坚持自己的本心,不被社会压弯自己的脊梁。愿意一直做自己的人,会感恩生活给予的各种机会,而免于陷入沉沦。

以上献给跟我一样选择海归的年轻人。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