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北美)的景观教学:研究的精神

加拿大的设计学校少,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鲜明风格,很难快速总结出这个国家景观建筑学教学总体的特征。而且平心而论,因为国家性格的原因,加拿大的设计文化是比较弱的,设计学校大多走的是偏向研究的稳重踏实路线。我在的多大建筑学院即明确指向的是研究型设计的路线,而且因为和GSD有一定交流,也能窥见北美景观最前沿的领域大概都在做些什么。

我对多大的感情是比较纠结的,一方面我欣赏他像其他几所较好的北美设计研究生院一样,在风格上坚守研究型设计的前沿阵地,在教学上着力于影响学生对于设计的理解,培养具有独立操作和控制能力的设计者,用studio老师的话来说“我们的学生是未来设计领域的领导者,而不是具体技术的实践者”。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学院在我入校的时候刚刚经历了院子的换届,几个明星教授远走GSD,加上学院缺钱,使得近几年的师资水平和师生比大幅下降,剩下的教授要么是接近退休,要么是初出茅庐,教学呈现一副青黄不接,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状况。在过去的两年里面,抱怨学院有多“水”基本成了同学之间茶余饭后的谈资。当然这种“水”和国内的水还是有所不同,在学校制度和方向确立的前提下,这种“水”更多是由于人事变动和经费不足造成的,只能说对近两年入学的学生有些不走运,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研究型设计的教学制度还是具有生命力的,也是促成我出国留学的主要动因。

这里插一段的是,在出国之前最好定位自己是想去研究型学校还是实践型学校,两者培养目标不一样,教学风格也大相径庭。前者注重视野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老师多为学者和跨界的实践设计师,成功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广,有想法,在设计上组织和发展自己概念的能力强,但是实际空间的操作能力偏弱,需要在工作中继续打造。
 
20081211154819.jpg

 
这种人在老外中还挺多,大多来自人文学科的背景,前期坐而论道但是后劲十足,如果在实践领域中闯出来,往往发展为具有学术气质的设计领袖。而实践型学校和国内的建筑景观教学更为接轨,教学的多是有大量实践经验的设计师,学生毕业后就能迅速进入工作角色,但是抽象思考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的不足往往让他们很早就被“定型”,很难在设计本身的造诣上更进一步。
 
所以如果你的类型更偏重于实践,来到研究型学校会比较痛苦,一是要事事靠自发性的动力去做,自己了解自己需要的,自己建立课题,自己动手去获得资料,自己去和志同道合的老师拉关系,象国内那种手把手教学的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在国内即使再水,还有评图时候老师不遗余力的骂你让你清楚自己的位置。而国外老师批评的时候只是说三分话,具体究竟做到位没有,为什么没做好,以及怎样去做,都仰仗自己的观察,反省和探索。
 
二是在偏研究型的学校,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专长和研究课题,一些牛校的老师更是把大多数精力放在学术会议和社交上,每周的Desk Critic也是走走过场,几次以后你已经能判断哪个老师会怎么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缺乏兴趣和主动性,你会发现自己三年下来实在所学有限并且浮于表面。
 
从我个人来说,在studio上学到的不多,一是僧多粥少每个人每次Desk Critic只有十分钟的时间和老师交流,而且老师也是反馈你所提供的东西,如果你呈现的很少或者问老师究竟该怎么做,你所得到的基本都是“do it right”之类的回答。在这里,老师不会越过自己的边界去手把手引导你,而更多充当一个评论者的功能。具有讽刺性的是,我收获最多的时候是研二暑假帮一个老师做课题。
 
每天工作间隙的闲聊逐渐让我学到了两点:1. 当代城市学的基本理论框架。2如何系统的做城市研究。当然我还了解到很多他的八卦,这些八卦组成了他个人的学术道路和生活方式,并且当时提醒了有着学术梦的我自己并不适合在设计学校当一个纯粹的老师。所以,如果你是个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愿意努力的人,如果你被国内学校和设计市场的急功近利的风气所困扰,想要知道真正认真做出来的设计是什么并且趁年轻探索下自己的潜力的话,国外的研究型学校真的是天堂。
 
如果你这么多年都是被生活推着走,不是很清楚自己的终极兴趣,没有为了一个目标疯狂努力过,或者更倾向于生活在“关系”的海洋中而尚未意识到自我的重要性,甚至出国都是找的中介,那么你一定要谨慎出国,谨慎择校,不然在国外花这么高的代价浪费青春,每天抱怨学校“水”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banner1.jpg

 
接下来具体说说研究型设计是怎么回事。
 
从大的方法来说,强调先做研究在做设计,而不是像我在本科一样,第一周完了就要拿出方案雏形。例如研一的studio分为三个阶段:Site Measure(场地研究)-Conceptual/Schematic Design(设计概念)-Design Development(方案发展)。这三个部分在Core Studio 里面各占三分之一的比重,但在偏重研究的多大,根据情况往往是前两个部分占据更多的时间,后面的设计深化只留一两周时间,所以一些喜欢设计本身的同学比较有怨言。
 
这三个阶段,Site Measure 搜集各方面资料来建立场地在历史,文化,经济,地理,社区,都市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这一部分通常是全组同学一起完成,在熟悉场地特征的同时,每个人其实已经开始对如何处理场地有了自己的初步想法和立场,这在他们各自做的research部分的倾向性上已经开始隐隐的呈现。这个阶段要做的好,主要靠的是判断,组织和搜集能力。无论你调查基地的哪一个方面,都象设计一个故事(narrative)一样需要有主题有叙述有佐证,而不只是堆砌大量的数据。例如调查地形,可以先从场地地形演变的历史入手,在这个过程中整理出场地Physical Form 的演变时间表,概括出它是怎样被经济发展,社区更替,文化需要等各个因素塑造形成了今日的面貌;这个脉络结合现状特点可以导出对设计的指导原则。如果深究Physical Form 和其他因素的相互联系,又可以和做其他场地调研话题的小组交流。
 
场地调查仿佛成了一个不断了解人物性格的过程,十分有趣。在Conceptual/Schematic Design阶段,任务是整理第一个阶段形成的资料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来形成设计概念,内在的逻辑性依然是考量的关键。指导老师会反复拷问你这么做的理由和设计概念如何表达为图像信息(Visual Communication),以及哪些方面由于概念的建立需要深入研究,哪些一般说来需要交代的部分由于概念的侧重点而可以略去不计。比如我根据前期调研决定从地形入手重塑场地,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那么如何处理土壤,植被,和雨水流向可以作为我下一步的研究重点,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有相应的Diagram来表达。这样以来,内在框架得到建立,概念更加清晰,并且工作量大大减少。这也是为什么从国内“以量取胜”的风气中刚过来,很多同学常常惊讶的发现优秀作业的Panel其实并不需要太多工作量。
 
而在本科,每次设计需要什么类型的图纸,任务书上都一一规定。这实在是一种培养懒人和匠人的方法。自我判断问题,确立概念和相应研究重点,并且清晰简洁的用图像语言表达出来才是一个设计师的基本功。国内五年我看到了太多的构图风,以量取胜和结果至上,而在加拿大的三年在教学上被说的最多的关键词是逻辑性(Logic), 概念性(Concept),可读性(Legibility)和清晰性(Clarity)。
 
images.jpg

 
这种理性的方法,不一定能制造一个出彩的成果甚至经常产生平庸的作品,但它一定可以导向一个诚实和负责的设计框架。附着在这个框架之上的,才是个人才华和灵光一现产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而这往往出现在最后的Design Development阶段,骨架确立以后不断的丰润,设计可能展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阶段和国内一草后比较相似,最大区别是不能再换方案了。这个阶段,概念在抽象层面的搭建和对深化操作的准备已经完成,需要做的是把有点飘在空中的它拽到地面上。沿着概念阶段确立的方向,把每个方面落实到技术操作层面,让设计变得有一定可实施性,同时如果回应下之前被暂时略去的普遍情况下需要思考的部分,那么这个设计就趋于完整了。比如土壤,植被,雨水这几个元素会通过学习技术性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细化,而空间性,季节性,人群使用被搁置的方面将在这个阶段被重新纳入设计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同学追求方案的饱满和精彩,还会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1.图像表达。逻辑清晰,富有细节,代入感强的图像叙事永远比口头语言有表现力,这时候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Graphics炫技也不那么让人讨厌。2. 技术细节。把设计的局部落实得富有可实施性也很打动人。比如景观系每届都有一个来自木匠背景的同学,还有一两个酷爱Design & Build的家伙,他们经常做一个很夺目的终期模型来表达他们对可实施性的擅长和酷爱。3.现场效果。还有一些同学用语言技巧或丰富道具来制造热烈或者好玩的Presentation效果,这也是北美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当然最后努力的效果如何,还是仰仗各人的背景。因为研究生学校训练的精华主要在前两个阶段,所以对于之前有设计背景的同学,往往能在第三个阶段作出不错的成果;而有西方人文学科背景的同学更善于前两个阶段和对整体的把握。

在最后的设计评价阶段,一般的可见标准都有哪些呢? 还是那几个关键词:逻辑顺畅,概念突出,表达清晰,如果成果比较有趣有特色就更好了。在最终评图上,这套评价标准不仅应用于阶段性成果,更被用来评价阶段间的衔接,看看整个方案在从调研-概念-发展的过程中是不是展示了设计的一致性(Consistency)。
 
我们经常听到的评图意见都是“你的想法很好,但是结果上体现的不够,你还可以在XX方面加强探索”或者“你的成果很强大,但是看不到它和前期研究的联系”。象我本科学校一样,有的同学靠形式美感凭空拿出一个漂亮方案,在这边是行不通的,哪怕你有逻辑陈诉,指导老师也会说 “空口无凭,我需要的是图像叙事”。这边甚至流行一种“哑巴评图”,即没有口头介绍完全靠Panel上的图来让评价者明白方案并给出反馈。
 
images_(2).jpg


总的来说,研究的精神一直贯穿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是在调研-概念-发展的这三个阶段,在具体每个阶段也需要主动研究来解决问题。调研时候希望有更权威的资料来源,需要把这个问题作为对象在网络上和图书馆里作research;概念形成时候希望看到先例,可以在空闲时候自己建立一个Precedent List,而发展概念时面临的各种技术问题更需要广泛调查。甚至关于怎样做Research来指导设计,这本身可以成为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
 
这样看来,设计学校反而在训练独立的学术研究人才。确实从我所在的多大建筑学院来说,它更多培养的是对社会议题敏感的“Social Advocate”而不是作品性很强的设计师。它希望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针对当下紧要的社会课题用设计作出回应,这些课题有主流商业热点,但更多是关注弱势群体和被主流商业发展忽略的空间。比如包括多伦多Laneway的改造,低收入社区的振兴,Brownfield Restoration,downtown衰落地带的都市农业,新奥尔良的水患,中东的生态旅游等等。这种训练方式的缺点是学生做出来的成品比较粗糙,艺术性和创造性和欧洲的学校差距不小,但是学生更善于发展个人的想法,设计体现的综合性更强,也扩展了传统意义上设计学科的外延。从我个人来说,因为有本科建筑学的铺垫,所以更重要的是对这种研究性方法的掌握,让我获得了处理设计流程的自我系统。
 
如果说设计学习分为视野,方法,知识三个层次,本科更多教会了我大量的知识,而研究生学习帮我弥补了在前两者上的缺陷,在面临学科上的新事物和新问题的时候,已经懂得如何去探索答案,不会失去控制,也不会被任何新潮时髦的言论所忽悠。
 
u217153675,3344679363fm72.jpg

 
(豆瓣:afterlife)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