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北美成为医生?北美住院医师为你详解

嘉宾介绍

胡家一先生,初中赴澳洲留学,18岁随父母移民加拿大,本科就读于多伦多大学药理和生化专业双学位、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现在麦克马斯特大学整形外科进修住院医师。

在不少华人家长看来,学医是一条大家觉得比较自豪的就业方向,同时收入也比较可观,但是学医的道路十分漫长。

在北美学医,跟中国以及全世界都不太一样,这是因为这里必须本科毕业才可以以研究生的身份进入医学院。而在国内、欧洲和一些英联邦国家,比如澳洲,都是高中之后就可以进入医学院。所以,在北美,学医看来是一个比较长期的投资,一定要学生自己以及家长、亲友从一开始就做出长期的打算。
 
lglK-fymzzpv7395309.jpg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大家在上本科的时候不要太在意外部所发表的一些本科学院以及专业的排名,而是要找适合自己的专业,这样学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容易拿到高分,对以后学业比较有利。

举个例子,我当时来加拿大的时候只听说过麦吉尔、多大和UBC三所大学,所以选择面比较局限。如果再次来过的话,我可能会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其他学校的一些专业,可能会有更适合我的。

虽然最后我进了多大、很幸运进了医学院,但是大家知道多大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不一定会选择多大。

再举个例子,如果你想今后进入父母所学专业,可能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对于医生专业,如果是圈外人,可能要费很大的功夫去找关系、做临床实验,才可能拿到专业机会。

所以,大家如果是从国内来北美学医,建议多加入一些社团,多去上一些别的课程,多跟本地人交流,来逐步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扩大自己在职场上的人脉。其实这就相当于中国所说的搞好关系,对以后就业非常有帮助。

加拿大和美国的医学院学制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四年毕业(除了卡尔加里大学和麦克马斯特三年)。毕业之后,大家会面临选择专业的问题。
 
orOE-fymzqpq2736078.jpg

在加拿大,医学专业可以简单分为三种。大略来说,第一种是家庭医生,两年时间学完;第二种是儿科和内科,四年学完;第三种是其他专科,包括心外科和脑外科,要学五、六年。所以说,在北美学医是个很漫长的路,一定要做好准备。

接下来,我来谈谈学完以后如何找工作。其实,在加拿大学医刚毕业找工作并不难。从以往经验来看,住院医师毕业之后,差不多95%的人都能很快找到工作。当然,有一些工作并不一定是长期的,只是几个月或者一年的临时工作,或者并不在理想的地方,但总体而言,在加拿大医生这个职业还是非常稳定的。

工作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种,是看个人资历以及自己的职业发规划。第一种是开私人诊所。最开始花费比较大,所以一般都是先跟别人的诊所合作,包括家庭医生、整形、眼科、皮肤科等等,这些专业开私人诊所会比较多。

第二种类型是在大学的附属医院里做研究和教学方面的工作,通常这些医生在住院医毕业之后,还会进修一年,或者去读硕士或博士,来增加自己学术上的资历。

第三种就是在一些比较小的医院做医生,比如社区医院,通常不是大学的附属医院,也没有住院医来辅助临床工作。这类医院一般接收的病人不会那么重,工作可能不太忙。

这三个方向在收入方面差距不大,因此毕业之后如何选择职业发展方向主要看个人兴趣。
 
Doctor-with-Tablet.jpg

在加拿大,医生的平均收入可能是30多万。少的会有20万左右,多的可能会上百万(比如放射科、眼科等)。虽然,跟其他职业相比,医生表面毛收入看起来较高,但最后净收入可能和其他职业比较相似,甚至比不上金融或IT业的大公司工作。

由此看来,大家不要为了医生表面的高收入去选择学医,而是自己确实要有兴趣、有家庭和朋友的支持。而且学医之前,要给自己做一个评估,能否做出这样一个长期投资,最后得到这样的回报。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学医要这么长期的投资,是不是花费会很大?最后会不会欠大笔的债务?

我这里可以告诉大家,大部分人是这种情况。本地学生本科以及医学院毕业之后,很多人平均欠债可能会有10万元。如果是海外学生,可能欠债会达到30万加币。

那么,有没有一些方法尽量降低自己的债务,或者降低财政方面的心理压力呢?

其实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如果你有绿卡或者加拿大国籍,在进入医学院之后,可以申请银行贷款,现在最高额度是275000,利率比央行的利息还要低,并且每个月只需还利息,不用还本金。

那么,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海外学生能不能拿到这笔贷款?在加拿大,有两所学校现在收海外学生。银行不会提供这么高额度的贷款,但是会提供一笔贷款,来覆盖自己的学费,毕业之后再还。

当你医学院毕业之后、进入住院医正式工作后,可以申请绿卡。拿到绿卡之后,就可以得到这笔贷款,贷款额度可以谈,以便有利于做投资。

由此看来,学医确实在时间、精力、金钱方面投资和花费比较大,但是,从申请贷款的角度看,如果可以去做投资的话,其实是一个减轻自己债务的好办法。

第三点,我来跟大家讲一讲安省、联邦关于医疗的税收政策,以及一些医改方面的政策。

从两年前左右,安省在不断削减医疗方面的投资,到现在差不多有15个亿,很多手术室被迫关门。大家知道,在加拿大看病排队时间长、比较困难。对病人而言,以后看病或者做手术等待时间会比现在还要长。

所以,建议大家移民加拿大之后,在国内医疗方面的关系最好还要保持好。虽然加拿大的医疗设施全民免费,但如果真有什么大病急于做手术,加拿大不一定很快能做,可能需要回国做,身边有一些朋友确实有这样的经历。

政策方面的第二点,是联邦政府对医生所经营生意的税收,打算出台不利的政策,现在这些提案还没通过,但是各大媒体、社交网络以及日常工作地点已经聊得沸沸扬扬。
 
doctor-with-co-workers-analyzing-an-x-ray_1098-581.jpg

有一点大家最担心的,也是很多人提到的,就是医生会不会为了寻求更好的待遇,离开加拿大去别的国家工作,尤其是美国。

那么,医生群体为什么会对这个提案非常不满?这要回顾到03年,当时政府有个提升医生工资的提案,没有获得通过。作为补偿,从那时开始医生可以经营小生意,在税收方面有一些优惠。那么,现在提案就是出尔反尔,把这些优惠政策全都取消掉。

现在看来,加拿大已经比较缺医生,那么,这些医生会不会去别的国家去工作呢?从以往的经历来看,医生很少因为收入问题去别的国家,毕竟家人朋友、社交网络、职业经营都在这边。如果到一个新的国家、新的环境,想重新开始确实很困难。

那么政府可能就考虑到,医生为了维持当下收入,可能要看更多的病人,超负荷完成工作。在全民医疗政策的基础上,政府是不是考虑用更少的经费让医生提供当前的服务?。

我觉得,这一代的医生跟上一代相比,可能已经不太一样。现在,医生做投资做得比较早,可能除了行医方面,在其他方面还有一些收入,不太会完全靠医疗工作获取自己所有。

也就是说,在医疗经费和医生待遇削减的情况下,这一代的医生可能不会为了迎合政府超负荷地工作、看更多的病人,来保持收入。这一代的医生已经有其他比较好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收入了。

所以说,跟之前相比,医生的工作时间、看病的数量可能不会有什么变化,那么由于最近政府有可能在医疗经费方面有大量消减,可能还会更慢。尤其是一些不太急的手术,可能等待时间会更长;另外,以前一些公费医疗项目,比如烧伤疤痕处、皮肤病感染等,以后可能会变成自费。
 
Doctor.jpg

总而言之,加拿大、尤其是安省,医疗系统现在处于对医生、病人都很不利的状态,全民公费医疗也不知道会持续多长时间。

最后可能会像美国一样,会有公费医疗和自费医疗两个部分。因为很多人觉得自己有钱去支付,希望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但是加拿大政府无法提供,有的人选择了比较重的病去美国或者回国治疗。因此,我觉得这可能会是加拿大医疗发展的一个趋势。
 
10-keep-your-doctor-wont-refer-you.jpg

 
来源:加申夜话,微信公众号CCOCSZ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