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反而不利于就业?为什么雇主说留学生不如国内名校毕业生?

“留学开头难,中间难,结果更难”,有人这么说。

毕业季有多少对成功的满足,就有多少对未来的迷茫。上百万或几百万人民币花完了,下一步该去哪里呢?是把钱赚回来照顾父母,踏踏实实过份小生活,还是实现象牙塔中勾勒的梦、青春誓言里许下的诺言?

学生时代最幸运的事可能就是心思单纯。不去想未来,不去争得失。健身房、教室、食堂、加上时不时的派对或朋友聚会。努力和回报基本成正比,生活很满、烦恼很少。然而毕业的潮水一涌上来,将小鱼小虾们不留余地地冲上沙滩,便不留情地离去。留给毕业生这样一些选择——1读研(回水里去);2间隔年;3直接去国际型企业工作(另一个相对舒适的水域);4去其它地方工作;5创业。
 
0.jpg


选择1和2给人更多的时间思考未来方向,选择3水到渠成开启人生模式,而选择4和5,可能是大转折的开始。我选择的是5,创业者。今天从我在国内两年多的全职创业经历,讲讲差点让我死无葬身之地的“留学生高级感” - feeling superior to others。

先从“高级感”是什么说起。加引号的高级,很明显就是一个不确定议题。留学生的“高级”,一部分是在国外的生活、学习经历促成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包括人与人之间理应保持距离,包括上班和休息时间有明显划分,包括做事情应该有章程,包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良好的三观和道德原则。而另一部分是,认为自己经历了学费高昂的教育,批判性思维训练,有了宽阔的视野,理所应当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近年来国内很多中小型企业的HR或公开或私下的都表示,如果有类似条件的国内名校毕业生和留学生,他们一定首选国内的毕业生。这样的态度让部分留学生家长忧心忡忡——是否留学其实不利于就业?

我想其实HR们的这个选择的原因,就是留学生们所显示的“高级感”给企业带来了困扰。不同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使留学生在职场中做事的方式(对领导、对客户)都比较西方化,在中国人看来过于生硬,而认为自己应得好工作的心态,又使留学生容易不满足当下,容易跳槽。四大和麦肯锡这样的跨国公司自然是不怕人才的流动性的——适者生存一直是他们的企业文化,而不断地有年轻人流入也是他们保持竞争力的方式。这样的企业文化格外适合留学生。但是对国内的大多数中小型公司来说,留住人才是他们首要考虑的问题,毕竟人才的培养需要成本,而员工的思维是否发散,远远不如他们是否“好用”来的重要。

那到底“高级感”是不是一个绝对的缺点呢?需不需要克服,又应该怎么克服呢?
 
0_(1).jpg


我想先举个我自己的例子。这一个例子有关于规则和文化,也恰恰就是我说的“高级感”的第一部分。

我在大一的暑假回国实习,在一个机构给小孩当家教。机构有专门负责和家长沟通的老师,也有班主任。我只是和孩子做一点智力开发和兴趣培养的游戏,每天下午上班两小时,按小时拿工资。

有一天,有个家长在晚上9点的时候突然给我打电话,请我多关心一下他的孩子,在他晚上回家以后也电话鼓励他做作业。家长的语气中似乎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要求。我当时大吃一惊。首先认为机构私自外传我的联系方式,这是不尊重我的隐私。其次觉得家长提的要求很无理;我是按照小时拿工资的,他无权要求我使用我的私人时间免费给他孩子服务。

所以我这个认知是留学生才会有的吗?我想也不是。但是留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会更加坚定地认为“理”应该先于“情”。如果理在自己这一边,自己就没有错。所谓“关心学生是老师的职责”,这是情,不是理。在互相不熟悉,没有私交的情况下,逾越“理”的界限,擅自要求对方施予“情”,这是不对的——西方人通常这么认为。当时的我也这么认为。

那这个认知错了吗?我到底应该坚持我自己,还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改变?在这两年多的创业过程中,我不断在问自己这个问题,而答案又确实不断地在变化。

从一开始坚持自己没有错,到后来越来越“接地气”,我想让我改变的不完全是适应和生存的愿望。更大的原因其实是理解了改变的意义。

“老师,我希望你骗我女儿说这个项目名额已经满了。因为我不想让她去。”

“老师,我孩子想学历史,我想让她学会计,你帮我劝劝她。”

“老师,这个学校要求100分托福,你告诉我的孩子要110,这样他才会更努力”

“老师,你看这个文书结尾是不是还要升华一下?”

不行,不合适,不要吧,不需要。这是最开始我们的反应。
 
0_(2).jpg


我们希望告诉学生真实的情况,但是当家长也一起走进画面中时,我们发现完全没法划分地这么清楚。留学是孩子的事情,理应由孩子参与。但其实很多中国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非常紧密,孩子从小依赖父母做选择,并没有做选择的能力。这个时候如果一味去让孩子做决定,不理父母怎么想,其实是在赶鸭子上架。

所以到底什么父母可以参与,什么最好不要?其实也并没有绝对的答案,但严格而苛刻地采用西方的行为模式是不合适的。做教育也是做服务,什么是好的服务?真的是团队“高大上”吗?是“初心”吗?不是的啊!如果客户不能从中受益(不管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这又是什么好服务?

公司是这样,个人又何尝不是呢?我们担心失去了这种“高级感”的我们将会变得世俗,变得不像自己,变得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其实这些所谓的行为方式本来就只是表面,并不影响我们的核心部分。依赖于表面的行为来确认自己的身份(identity),又何尝不是因为对自己不够了解、也不够自信呢?

我有一个朋友,回国三年已经周转波折换了三个工作。一个是父母关系帮他推荐的,两个是他自己应聘的。但不管在哪一个地方,他都觉得毫无归属感。父母推荐的那个地方,大家都觉得留学生比较稀有,经常问他国外的事情。可是真的到了大家聊天和做事的时候,他总觉得自己格格不入。自己应聘的两个地方,一个他觉得公司太小,没有前途。另一个公司是乙方,整天要打交道的甲方们要求太多,他像个奴仆一样,太没成就感了。

聊天当中,他还带着学生的青涩,却又有了一丝社会人四处碰壁后的忧愁。跳槽是常态,追求更好是人之常情,但我觉得归属感可能是自己给自己的,而那一份他想要的“完美”职业很可能并不存在。与其寻寻觅觅,不如安心在一份工作中先沉淀几年。我认为有的工作是用来学习的,例如在四大工作一般是1.5-2.5年,猎头岗位一般1-2年…但有的工作是用来锻炼心性的。在后者中,越是牢牢抓着(cling on)自己的留学生的“高级感”,可能越不幸福,也越容易事事不顺。

作为一个创业者,我一直以为自己是比较现实,不那么象牙塔的;但其实我和大家一样,一开始总觉得无法适应,总觉得客户和市场在和我对着干。

我想我的转折点在忘记自己是谁,想要什么,而全心去观察周围是谁,想要什么的那一刻。我认识到自己其实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社会里的一员,我在我自己画出的小小空间里可以有我的思考和创意,但是如果我真的希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一点点贡献的人,我就必须和社会的现实形态为友,从它的角度去看问题。
 
 
来源:美国留学妈妈圈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