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美女自回国支教7年,因为热爱

最近又一个90后的姑娘走红了,这位姑娘是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留学生。
 
5_193Q03N9_2.jpg

 
龙晶睛,湖南长沙人,2010年17岁的她和小伙伴们一起,在纽约时代广场创立了“一美元爱心公益金”。

一美元爱心公益金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帮扶湖南湘西凤凰山区的留守儿童,通过募捐等形式筹集善款并在每年暑假组织爱心助学活动。
 
5_193Q03N9_3.jpg

 
她们的理念是:只要一美元,就能帮助中国贫困山区里的孩子们。

随后,她还在哈佛举办了一场慈善晚宴,希望更多人能够关注中国贫困山区的孩子们。

今年,已经是她和小伙伴们进山支教的第七个年头。
 
5_193Q03N9_4.jpg

 
龙晶睛对公益事业的热衷,还要源于她的父亲。

龙晶睛说:“父亲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所以她算是一个“山二代”。

她觉得孩子们走出大山是需要的,因为孩子们需要看到外边的世界。

但这不意味着,必须一辈子要走出大山。

就像她们留学生一样,她当然可以选择留在那边,但她更希望回到祖国,回到家乡。

对龙晶睛而言,她要坚持公益,要亲力亲为去改变,在贫困山区里生活的孩子们。
 
5_193Q03N9_5.jpg

 
三年前,龙晶睛发现有个小女孩对弹钢琴很有天赋,小女孩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钢琴家。她们就联合了一些资深的音乐人,资助了山里一台电子琴。

后来这个小女孩还来到了长沙,开了一次小小的音乐会。

随着龙晶睛对山区孩子不断的深入了解,她还发现山区孩子们的社交恐惧和霸凌问题很严重。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被欺凌可能是常事。曾经有一位留守儿童,因为长期遭受欺负,在求助家人和老师之后,情况没有得到改善,反而遭到更严重的暴力对待,最后孩子选择了跳楼自杀。

反抗过后只剩绝望,孩子无助,只能被迫结束生命。

为此龙晶睛在哥大主修了社会工作学,邀请专家学者,引入国外比较生动的教育模式,来尝试解决这些问题。让孩子不再变得孤立无援。
 
5_193Q03N9_6.jpg

 
目前,每年都会有全球各地的志愿者来到山区支教。

龙晶睛说:“希望孩子们在走出大山以后,把外边所学的知识带回到山里面来。

同时我也希望孩子们即便没有走出大山,也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更多人带着知识而来,孩子学习了,人生更光明了,自己的家乡也更好了。

用行动去帮助、改变山区孩子们的现状,用爱去创造山区孩子们的未来,不只是一位。
 
5_193Q03N9_7.jpg

 
赵一蓉,一个爱吃川菜的贵州女孩,刚刚从UCLA的Business Economic本科毕业,还在美国顺利得到了工作。

但让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赵一蓉决定放弃工作,她到访这个十线小镇,并成了一名支教老师。

赵一蓉的第一堂课,她让学生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梦想。

没想到,发下去的是白卷,交上来的很多还是白卷。剩下的一些,无非是去工厂做工、去大城市打工、早点成家生很多宝宝,孩子们并不知道还有别的选择。
 
5_193Q03N9_8.jpg

 
甚至还有这样一个孩子,在他的课本、本子和考卷上,都写上了“人生如梦”四个字。

“我要让孩子知道大山外的世界”,赵一蓉对自己承诺。

赵一蓉支教的红场希望小学作为红场镇唯一的学校,一个年级一个班,一个班20个学生,全校140人左右。

赵一蓉不仅需要做班主任的工作,也需要教授语文和英语。
 
5_193Q03N9_9.jpg

 
日复一日的谈心、教诲、单独辅导后,不经意的一天,一个孩子突然会写字了;又一天,有一个孩子会写名字了。
 
5_193Q03N9_10.jpg

 
终于到了离别的时候,本以为会有一个略略不舍的平淡收场,结果班里的一片鬼哭狼嚎。

孩子们纷纷用打工时攒下的零花钱,给赵老师折了许多花花。

最后一个学会写字的孩子哽咽地说:“我一直被当成问题儿童,于是干脆就不学习了,也没人管我。

但是老师却一次一次单独教我写字。于是我就好好练字,终于学会了,我没有让老师失望。”

“谢谢老师没有放弃我!”

每一个中国孩子,无论出身,都应该获得同等优质的教育。每一个中国孩子,无论背景,都应该认识到人生的多样性和选择的可能性。

在梦想面前,没有一个孩子应该交白卷!
 
5_193Q03N9_11.png

有很多读者问过日报君:“留学的意义是什么?留学生毕业该做什么?只是毕业之后拿到名企的offer吗”?

除了让梦想在乡村落地生根,还有两位留学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不是的!”

陈立雯,毕业于纽芬兰纪念大学环境史硕士专业,大家对她的第一印象就是“朴素”。
 
5_193Q03N9_12.jpg

 
陈立雯说:“她7年都没有买过衣服。因为她发现“周围的人都在大量的扔东西”。

她从小生长在农村,深知农村垃圾问题严重。

去年,陈立雯开启了环保公益组织,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在农村开展垃圾分类,难度可想而知。

陈立雯来到的了河北省涞水县南峪村,为了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她主动和村民打招呼、聊天。

挨家按户亲自去讲解做垃圾分类,偶尔遇到有老人家听不清楚,她也不厌其烦的一遍遍比划。

眼看工作可以落实了,可垃圾车又成了难题。

农村都是山路,普通的电动车爬不上去,陈立雯只好四处找人修改车辆,几经周折才将买来的柴油车改装成了垃圾车。

3个月的时间,南峪村80%的垃圾都得到了合理分类。

陈立雯说:“ 她是农村长大的人,功成名就,就应该回报家乡。

如果陈立雯专注于改变环境,那么杜聪面临的就是大家难以想象的棘手问题。
 
5_193Q03N9_13.jpg

 
这位哈佛高材生,29岁成为银行副总,放弃千万年薪,深入中国农村拯救20000多名艾滋孤童。

这还要从他去河南农村考察说起。杜聪说:“他永远忘记不了那个画面,几十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艾滋病人,在阴暗密不透风的屋子里,躺着一个个年轻而病危的人。

杜聪当时就决定辞去工作,去救助这些艾滋孤儿,虽然他的做法得到了母亲的反对,但他依然不顾反对,成立了智行基金会。

他用之前的积蓄和筹资,深入各地救助艾滋孤儿,第一年救助127人,第二年救助400人···累计资助河南、安徽、云南等10省2亿元,救助2万名艾滋遗孤。

也正因在关注艾滋遗孤方面的突出贡献,杜聪获得素有“亚洲诺贝尔奖”之称的拉蒙·麦格赛赛奖。

至今杜聪已经走遍了中国60个艾滋高发的村庄,全国各地2万多名艾滋遗孤得到救助,2510多名孩子考上了大学,智行的员工中有70%是以前受资助的孩子。

当再有读者问到,我们应该做什么的时候,哈佛两位毕业生也在演讲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比尔·盖茨说——
 
5_193Q03N9_14.jpg

 
毫无疑问,哈佛的老师、校友、学生和资助者,已经用他们的能力改善了全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但是,我们还能够再做什么呢?

有没有可能,哈佛的人们可以将他们的智慧,用来帮助那些甚至从来没有听到过“哈佛”这个名字的人?

而中国留学生何江在2016年哈佛的毕业典礼中,短短六七分钟的演讲,赢得了现场三万多人的掌声。
 
5_193Q03N9_15.jpg

 
哈佛的教育教会我们学生敢于拥有自己的梦想,勇于立志改变世界。

利用已经拥有的科技知识,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帮助我的家乡,还有千千万万类似的村庄,让他们生活的世界变成一个我们现代社会看起来习以为常的场所。

无论是前两位支教的人龙晶睛、赵一蓉或者是陈立雯、杜聪再或者是何江大家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祖国完善自身不足。
 
5_193Q03N9_16.jpg

 
做“光鲜”的“精英”是一种选择,扎根乡村做公益也是一种选择。

没有人能评价哪一种在别人身上更正确。

只不过,当何江说让“蜘蛛之咬”不再发生的时候,小编发自内心在鼓掌。

远看百年前中国留学生的临别词:“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如龙晶睛,如何江,无数归国留学生有改变世界的梦想与力量。

ref:

https://mp.weixin.qq.com/s/LZU-ZIlhNkdVsCsw1BkpQA

http://life.china.com.cn/2018- ... .html

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news-21261.html
 
来源:北美留学生日报
已邀请: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